无证开工生产,重金属超标废水直接排放等、6家
未通过环保审批,未配套污染,治理设施,三水区乐平镇6个无证作坊仍然开工生产,直接排放危险废物、重金属超标废水,污染,环境。记者昨日获悉,市、区、镇公安和环保部门近期联合开展收网行动。目前,该案已刑拘21人,批捕18人,冻结涉案银行账号12个、涉案金额200多万元。
今年3月以来,三水区环保部门相继收到乐平镇群众反映,称该镇原某某公司地块周边经常发出污染气味,对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干扰。
按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的要求,3月23日,乐平镇环保、市监、安监、公安派出所组成联合执法检查组,对位于该公司地块的厂房进行联合执法检查,迅速对这一环境毒瘤采取行动。
检查发现,该地块的所有人在原某某公司搬迁后,将车间分割出租给了多个无证作坊,其中3个从事废油桶等危险废物的处置加工,2个从事铝型材生产,1个从事废旧塑料生产,均未通过环保审批,也没有配套污染治理设施,产生的废水,等污染物直接排放。
执法人员当场查封了这6个无证加工作坊。调查发现,这3个处置废油桶作坊涉嫌违法处置危险废物污染环境,2个铝型材加工作坊排放的废水重金属严重超标,涉嫌构成环境犯罪,三水区相关部门依法立案调查。
经第三方公司鉴定,废油储存作坊储存的废油及货车残留的废油,属于危险废物。5月4日,佛山市公安局三水分局对2个铝型材加工作坊污染环境案立案侦查。
5月24日,市、区、镇公安和环保部门联合开展收网行动,将正在生产的6个无牌无证污染作坊逮个正着。执法组当场带走工厂老板、员工等72人进行调查,刑事拘留17人,扣押废旧翻新油桶及铝材等物品一批,涉案生产车间及其附属经营场所被“封场”。
目前,该案已刑拘21人,批捕18人,冻结涉案银行账号12个、涉案金额200多万元。案件仍在进一步侦查当中。
专案组深挖扩线发现,该厂房内的加工作坊能够一直无证经营,主要是因为该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谭某坚利用不法手段,为非法牟利者“打掩护”。
据查,自从谭某坚在原某某公司做厂房管理后,为谋取巨额不法收益,明知无证作坊生产经营污染环境,仍为其“敞开大门”。在被环保等部门多次查封的情况下,仍私自撕开封条、私接电力,让污染企业继续生产经营。(本文来自佛山日报)
同类文章排行
- 处理前已达标的废气是否仍需要建设污染
- 环保厅对14家环境检测机构限期整改1至
- 生产废水实施清洁生产全部回用是否需要
- 环境部门委托环评单位进行环评报告审核
- 环境服务认证证书—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
- “调试”不同于“投产”,两者之间并不
- 广州市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新规定
- 一公司偷排废水被判支付 生态环境损害费
- 环保督察组曝光2起整改不力典型案例
- 随意排放污水污染环境,公司法人被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