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注塑废气执行标准问题,请看环境部和环境
环境部部长信箱二,关于聚氯乙烯挤出有机废气执行标准问题。内容:《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2—2015)前言提及“本标准规定了合成树脂(聚氯乙烯树脂除外)工业企业及其生产设施的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和监督管理要求”,以及标准“附录A-注(1)本标准适用范围不包括聚氯乙烯树脂”。在适用范围提到“聚氯乙烯生产装置执行《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外购聚氯乙烯颗粒进行混料-挤出-成品,不涉及氯乙烯单体合成聚氯乙烯,也不涉及使用聚氯乙烯生产装置,不执行《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5581—2016)。综上,针对广东省内聚氯乙烯树脂注塑、挤出产生的有机废气应继续执行《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还是参照执行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答复如下:1、《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2—2015)前言部分明确提出“本标准规定了合成树脂(聚氯乙烯树脂除外)工业企业及其生产设施的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排放限值、监测和监督管理要求。”1.适用范围中规定“本标准规定了合成树脂工业企业及其生产设施(包括合成树脂加工和废合成树脂回收再加工企业及其生产设施)的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和监督管理要求。”同时明确“合成树脂企业内的单体生产装置执行《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聚氯乙烯树脂(PVC)生产装置执行《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结合问题描述中的有关信息,聚氯乙烯树脂注塑、挤出产生的有机废气排放执行《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不妥。
2、《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5581—2016)1.适用范围中规定“本标准适用于现有烧碱、聚氯乙烯工业企业水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烧碱、聚氯乙烯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标准文本3.2部分对聚氯乙烯工业的定义为“采用乙炔法和乙烯氧氯化法生产聚氯乙烯的工业。本标准指采用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或乙烯氧氯化法生产工艺中以氯乙烯单体生产聚氯乙烯的工艺过程。”按照问题描述中的生产工艺,不涉及PVC的生产。
3.具有相应权限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按照企业的具体生产工艺和特征污染物,在环评批复或排污许可证核发过程中明确其应执行的具体标准,没有相应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可参照执行有关标准。
环境部部长信箱三,主要内容:注塑项目废气执行标准?有个项目使用高密度/低密度聚乙烯树脂、聚丙烯、色母经混料、搅拌、注塑成型等工艺生产塑料制品。请问废气应执行什么标准?是执行《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还是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如果执行《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否需要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答复单位: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答复如下:
答复内容:
《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明确合成树脂工业定义,即以低分子化合物-单体为主要原料,采用聚合反应结合成大分子的方式生产合成树脂的工业或者以普通合成树脂为原料,采用改性等方法生产新的合成树脂产品的工业。也包括以合成树脂为原料,采用混合、共混、改性等工艺,通过挤出、注射、压制、压延、发泡等方法生产合成树脂制品的工业,或者以废合成树脂为原料,通过再生的方法生产新的合成树脂或合成树脂制品的工业,请您根据定义判断是否应执行此项标准,另外,请参照《关于化工、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要求,判断您的企业是否需要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同类文章排行
- 广州市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新规定
- 环保厅对14家环境检测机构限期整改1至
- 环保督察组曝光2起整改不力典型案例
- 环境部门委托环评单位进行环评报告审核
- 随意排放污水污染环境,公司法人被追责
- 生产废水实施清洁生产全部回用是否需要
- 一公司偷排废水被判支付 生态环境损害费
- 环境服务认证证书—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
- 处理前已达标的废气是否仍需要建设污染
- “调试”不同于“投产”,两者之间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