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厂污水直排下水道 3人被判赔逾875万!
南方日报讯 在因将电镀厂废水偷运至东莞直排下水道领到1年的刑罚后,陈某江、何某朝、袁某苍3人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眼下还要为数年前所犯下的错误承担800多万元的赔偿款。近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宗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作出一审判决,判决陈某江等3人赔偿超过875万元,用于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该起案件也成为东莞市首宗公开判决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
据判决书披露,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袁某苍雇佣陈某江为其在广州市增城区经营的电镀厂的司机,并指示陈某江驾驶货车将电镀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运送到何某朝经营的东莞市石碣镇百花路63号的废品收购站内,通过私设的暗管将废水直接排放到市政下水道。何树朝默许袁沛苍偷排废水的行为。
在此期间,3人合谋共偷排废水约700吨,在废品回收站的电镀废水倾倒点总铬超标14.3倍,总镍超标1429倍,总铜超标8566倍,总锌超标752倍,总氰化物超标120倍,化学需氧量超标11.6倍,氨氮超标5.7倍,导致当地环境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损害。
2018年5月19日和12月28日,陈某江、何某朝和袁某苍因犯污染环境罪,已被广东省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分别判处1年有期徒刑。
虽然袁某苍、陈某江和何某朝已因污染环境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3人仍应为其污染环境违法行为共同承担环境污染损害的民事侵权责任。根据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出具的《东莞市石碣镇百花路63号废品收购站内排放电镀废水事件环境损害评估报告》认定,本案中环境损害修复费用为875万余元。
2018年7月,东莞市环境科学学会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对袁某苍、陈某江、何某朝3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请求判令袁某苍、陈某江和何某朝3人:承担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费用875万元;在东莞市的市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支付环境损害评估费用22万元;支付律师费、担保费和诉讼合理费用等超过30万元。
此案经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今年1月23日和6月10日两次开庭审理。
7月23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案件作出一审判决,判决支持了原告东莞市环境科学学会的全部诉讼请求。(本文来自南方日报)
同类文章排行
- “调试”不同于“投产”,两者之间并不
- 生产废水实施清洁生产全部回用是否需要
- 广州市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新规定
- 环境部门委托环评单位进行环评报告审核
- 环保督察组曝光2起整改不力典型案例
- 处理前已达标的废气是否仍需要建设污染
- 环境服务认证证书—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
- 环保厅对14家环境检测机构限期整改1至
- 一公司偷排废水被判支付 生态环境损害费
- 随意排放污水污染环境,公司法人被追责